2025-01-02
高考语文作为考生展现语文知识和文化素养的重要舞台,其涵盖的内容广泛而深刻。在备考过程中,对常考文化常识的梳理与掌握,无疑是考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常考的50个文化常识,接着往下看吧。
高考常考的50个文化常识
一、官职任免升降术语
1、拜:通过特定礼仪授予某人官职或荣誉称号。例如,“于是辞相印不拜”,意即拒绝接受丞相职位。
2、除:指正式任命官员担任某一职务,如“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”,表明被授予了相应的官职。
3、擢:表示晋升官职,比如“先王过举,擢之乎宾客之中”,意味着破格提拔至高位。
4、迁:涵盖官员职位调动的所有情形,包括升迁(如迁升)、降职(如左迁)和平调。离职后重新任职称为复职。
5、谪:通常指的是因罪被贬官或流放到偏远地区,如“滕子京谪守巴陵郡”,即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担任太守。
二、人物谦称与敬称
1、君主自谦:孤(小国之君自称)、寡(自我评价为德行不足者)、不毂(认为自己不善治国者)。
2、官员谦称:臣(对上言己)、老臣(年长且有经验的官员自称)、下官(地位较低者对上级讲话时用)、末官(最底层官员自称)、小吏(普通文职人员自称)。
3、普通人自谦:愚(承认智慧有限)、鄙(承认见识浅薄)、敝(形容自己或所有物不佳)、卑(强调身份低微)、窃(表达冒昧之意)、仆(愿为对方服务之人)。
4、尊称他人:使用诸如令尊(对方父亲)、令堂(对方母亲)、令郎(对方儿子)、令爱(对方女儿)等词汇来尊敬地称呼对方亲属。
三、古今异义词解析
1、下床:古时指从座位起身;现在指离开睡眠用具。
2、多谢:古代用来表示多多劝告;现代则用于表达感谢之情。
3、交通:古代描述道路交错相通;今天指代运输和通信系统。
4、可怜:古代形容可爱;现在更多是指值得同情的状态。
四、文言虚词的应用
1、之:作为助词,连接定语和名词以示所属关系;也可用于取消句子独立性;还可以作为代词指代前文提到的人或事物;此外还有动词意义,指向某个方向移动。
2、而:作为连词,可以表示顺承、并列、转折等多种逻辑关系。
3、则:作为连词,可用于设定条件、假设情境或者转折表述。
五、文学常识及作品背景
熟悉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流派及其代表作家,例如唐宋八大家、元曲四大家等。了解经典文学作品背后的故事、核心思想以及艺术特色,如《红楼梦》、《水浒传》等名著。
六、古代礼仪与习俗
掌握古代社会中的重要礼节形式,如跪拜礼、朝觐礼等;同时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庆祝方式,如春节、中秋节等。
通过对上述知识点的学习,考生可以更全面地准备高考语文中涉及的文化常识部分。建议结合历年真题进行练习,强化理解和记忆。此外,广泛阅读有助于积累更多的文化知识,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。
高考文化常识积累
1、最早的诗歌总集是《诗经》;
2、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;
3、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;
4、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;
5、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;
6、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;
7、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;
8、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;
9、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;
10、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;
11、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《西游记》;
12、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《三国演义》;
13、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《水浒传》;
14、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《红楼梦》;
15、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《儒林外史》;
16、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《聊斋志异》;
17、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《论语》;
18、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《左传》;
19、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《史记》;
20、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《陋室铭》;
21、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;
22、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《子夜》;
23、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《呐喊》。
Copyright© 2023 高起点 版权所有
渝ICP备2020011602号-3